什麼是搜尋意圖

什麼是搜尋意圖,對SEO重要嗎?

第一次聽到搜尋意圖時想說這是什麼,進一步了解才知道,是去思考受眾搜尋背後的目的,當你已經知道目標在哪,你就會知道該怎麼規劃SEO內容,也就是受眾要搜尋答案,但循著這樣的方向是對的嗎,實際怎麼做呢?

什麼是搜尋意圖

搜尋意圖Search Intent,指的是當使用者在搜尋引擎中,輸入「關鍵字」想獲得的答案是什麼,就像在揣摩使用者的想法,預測他們的心思,加以剖析,如同思考使用者的旅程,在不同階段會有他需求想要了解的內容。

他可能正在為了某個問題尋求答案,他可能想要造訪某一個網站,或是想要購買東西,有了這個目的到搜尋引擎打上關鍵字。

整個過程就像是【使用者疑問→開啟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等待查詢結果】,試著回想看看你每次在查詢時候的狀態,是否也是如此。

搜尋意圖的重要性

Google的中心思想是以人為本的,提供使用者好的搜尋體驗,滿足使用者「快速且正確」找到搜尋的答案是很重要的一環。
因此順著這樣的思考,研究使用著搜尋意圖多加了解,對於做SEO是絕對重要的。

Google的演算法不斷地進化,會根據你的文章內容,判斷是否與使用者的搜尋意圖有關,當內容與使用者的搜尋相關度越高,就越有機會曝光以獲取好的排名。

所以我們在觀察與研究搜尋意圖時,同時會連同關鍵字一起調查規劃,才能更全面性的拆解關鍵字的背後,使用者想要搜尋的方向為何,這樣在寫每一篇文章才能更準確提出相關內容。

測試搜尋結果

在開始了解搜尋意圖之前,我們先簡單的測試一下搜尋結果。

假設我們現在輸入關鍵字為「辣椒醬」時,我們看到頁面出現的內容很廣泛,包含像是電商網站產品、評比、影片-製作方式,這些都是搜尋中較多人點擊的。

  • 搜尋字:拉椒醬
  • 搜尋意圖判斷:購買辣椒醬
  • 搜尋引擎結果頁:辣椒醬品牌、電商網站
什麼是搜尋意圖-辣椒醬搜尋
這說明當你的關鍵字輸入,google可能會判斷一般來說需要的結果,而以辣椒醬來說,通常都是購買辣椒醬的需求居多,因此頁面就會出現許多辣椒醬的產品、電商網站以及評比,來協助你購買,所以這顯示當你輸入的關鍵字不同,顯示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接下來我們進一步來拆解看看。

搜尋意圖的類型

以行銷的漏斗來看,搜尋意圖會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常見的搜尋意圖分為以下這四種類型。

1.導航型:判斷想要直接搜尋某個網站、品牌

如同地圖導航,直接在google上輸入特定的字,像是Uniqlo、ikea等等具有知名度的品牌,Goolge就會判斷你要找的是品牌官網。

2.資訊型:想了解特定的範圍的資訊

當你對某項產品有點興趣或是有些疑問,你會想多了解相關資訊,那此時你可能會搜尋帶有詢問的方向文字;像是「如何」、「XX是什麼」、「怎麼樣」、「XX可以用...」。

舉例來說,你準備到台北旅遊,想了解交通方式,那應該會搜尋「台北旅遊交通、捷運一日票價」,或是買電腦時不知道怎麼選擇,就會輸入需求像「桌機好還是筆電好、筆電跑得動繪圖軟體嗎?」,這些都屬於資訊類型的意圖。

3.商業型:想多了解產品的使用心得、評測

在你已經知道某些資訊,但想要更深入去研究或大部分都已經偏向有購買的慾望時,但還沒有決定好要選擇哪家,當我們還在猶豫時就會想要多看看比較一下,或是聽聽親朋網友有沒有一些相關的經驗說明,確保自己的選擇是好的。

舉例:想買筆電,但不確定哪一台好,就會搜尋「適合繪圖使用的筆電推薦」,想要買的辣椒醬提味,就會搜尋「辣椒醬排名」看看大家心中的好口味。

4.購買型:想查詢商品資料、折扣

前面已經都做了許多資料搜集,最終使用者已經決定要購買了,就會輸入帶有優惠折扣相關的內容,來快速找到合適商品及價格。 通常在輸入這些帶有購買意圖的關鍵字時,大多時候都會出現電商網站的頁面或比價網居多。

如何多了解搜尋意圖呢

了解搜尋意圖的四種類型之後,也許你還是不太清楚怎麼開始下去歸納搜尋意圖,那麼可以從下面的方式測試看看。

1.從關鍵字中了解搜尋意圖

根據四種搜尋意圖的方向,你可以試著用與自身產品相關的關鍵字去搜尋,並且思考出現的內容來滿足受眾的搜尋意圖。 假設是「辣椒醬保存方式」、「辣椒醬製作方式」、「辣椒醬拌飯食譜」、「吃辣椒有益身體健康康嗎」,這些都可以從字面上蠻直覺可以判斷分類。

2.SERP分析搜尋意圖

如果從關鍵字判斷屬於自行先推敲,那我們可以反向觀察輸入關鍵字在搜尋引擎上會出現的內容包含哪些,可以從購物資訊、相關知識、廣告、其他相關問題、影音,將這些資料搜集起來。

同樣以「辣椒醬」為主,我們可以看到出現推薦產品、辣椒做法、辣椒醬的搭配、評比、火鍋沾醬,那這些就會是Google根據搜尋結果常見的選項,將這些常見選項作為我們參考依據。

如何優化使用者搜尋意圖

搜尋意圖的優化主要的方向就是針對自己的文章能夠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得以獲得更好的排名,因此當你的頁面上線之後,也可以觀察其他排名的頁面內容。

顯示類型

當你搜尋關鍵字之後,觀察在第一頁的網頁內容都出現了些什麼,首先可以先看看出現的「類型」,是一般的文章內容還是電商網站,這樣就可以先大分類搜尋意圖。

內容架構

接著可以看看出現的「內文」,點進去每一個網頁了解討論了什麼,有時候會看到許多主題可能是對方想到而自己忽略的地方,如果主題都大同小異,那可以看看呈現的方式,像是段落的安排、列點的方式、評論的方向,整體架構的完善度等等。

版面美化

最後,可以思考用語以及頁面「美化」,由於每個撰寫的口吻角度可能不同,讓人好懂易讀也是優化的方向,另外頁面美化,在文字中穿插一些圖片(需與內文主題相符),會讓人更好理解。

針對「核心關鍵字」的搜尋意圖怎麼做

「核心關鍵字」如同「辣椒醬」搜尋流量高,競爭力很強,是獲得曝光最多的流量來源,但在面對這樣的大字,一時之間是很難排名,因此這時候可以思考看看「長尾關鍵字」,透過長尾字的搜尋意圖慢慢累積,當我們的文章大部分都有符合使用者搜尋意圖時,有天搜尋大字時,google也會有機會將相關的內容曝光推廣。

搜尋意圖的雷點

觀察自己所設定的關鍵字是否與搜尋意圖相同,假設你所設定的關鍵字為「辣椒醬料理」,主要討論的內容都是辣椒醬+其他醬料或配料的搭配,圍繞在「醬料」本身;但多數使用者希望搜尋到的是「入菜的食譜」,這就表示搜尋意圖與頁面顯示有所落差,便會讓網站的排名表現不佳,也許思考點的方向沒有問題,但可能與大部分搜尋意圖不同,這就是要小心注意的雷點。

結語

搜尋意圖就是我們先猜測使用者可能會有哪些想法,然後我們將這資料從關鍵字延伸搜尋意圖寫成一篇篇的文章,這當中需耗費大量的時間研究與測試,但也能讓做SEO變得更扎實,並且好好思考哪些內容能真正為使用者帶來價值。
Jessie

Scroll to Top
返回頂端